元州街總館
香港九龍深水埗元州街75號地下
預約及查詢:+852 2478 8808
福華街分館
香港九龍深水埗福華街189號地下
預約及查詢:+852 2478 8868
天使行動捐款
捐款熱線:+852 3997 3868
電郵:info@etalknews.org.hk
醫道惠民
Copyright since 2017-2024 © 醫道惠民
兒童發燒是指體溫升高至攝氏38度或以上的情況。這種生理現象通常是身體對於潛在感染或病態的一種反應。發燒的原因可以廣泛分為兩大類: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。病毒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發燒原因,常見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、腺病毒等。這類感染多伴隨其他症狀,如咳嗽、流感樣症狀或皮疹等。而細菌感染亦會導致發燒,尤其是某些較嚴重的疾病,如腦膜炎、肺炎或尿道感染等。在這些情況下,通常較為高燒,一般會伴隨其他明顯的症狀,並需要醫療介入。
發燒常常伴隨頭痛,這是因為體內的炎症反應導致血管擴張,增加了腦部的壓力。在大多數情況下頭痛會隨著發燒降溫而緩解,但如果頭痛持續或加劇,建議及時就醫。雖然體溫升高,但許多兒童在發燒初期仍會感到寒冷,這是因為體內調節溫度的機制尚未完全適應變化。孩子可能會出現顫抖或希望蓋上更多的衣物,以抵擋這種不適感。
此外,身體的不適和發燒都會使孩子感到煩躁和不安。他們可能會表現出嗓音變化、哭鬧等。最後,發燒也可能伴隨全身肌肉痠痛,這是因為發熱狀態下,身體的肌肉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支持免疫系統,這種不適感可能會使孩子感到疲倦,導致活動能力下降。
在中醫理論中,其病因可從外感與內傷兩個方面進行分析。當兒童正氣不足,抵抗能力下降時,容易受到外邪侵襲,導致發燒。此類情況常見於長期病弱或營養不良的兒童身上。而兒童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,飲食過量或攝入不潔食物,容易導致脾胃受損,進而引起發燒。這些情況通常伴隨有腹痛、嘔吐或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症狀。此外,中醫認為情志內傷也會影響兒童的體內平衡。情緒激動、焦慮或憂愁等會導致肝氣鬱結,鬰而化火,繼而出現發燒的現象。
中醫強調「辨證論治」,即根據孩子的具體症狀和病因來選用適合的方法。兒童發燒的原因可能由外感風寒、風熱、暑濕等不同因素引起,故需仔細辨別。例如:風寒感冒主要表現為發熱、畏寒、咳嗽、流涕等症狀,可選用小青龍湯,並搭配生薑、紅棗健脾;風熱感冒表現為高熱、喉嚨痛、口渴、咳嗽有痰等,可選用銀翹散、桑菊飲等清熱解毒方劑。對於一些輕微的發熱狀況,也可考慮針灸療法,選用大椎、肺俞、腎俞等穴位,能有效調節孩子的陰陽平衡,增強抵抗力。這種方法安全且無副作用,適合年齡較小的兒童。此外,發燒期間建議孩子少食油膩、生冷的食物,以免影響消化和康復。
中醫認為,兒童的身體發育尚未成熟,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有限,因此更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發燒。中醫強調「防病於未然」,在日常生活中,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發燒的關鍵。家長應當注重兒童的飲食調理,合理搭配營養,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攝入,堅持三餐定時、定量,避免過食寒涼食物,如生冷飲料和冰品,以免對脾胃造成傷害,進而引發發燒。其次,適度的運動也是強身健體的重要一環。中醫認為,運動能夠促進氣血循環,增強兒童的免疫力。建議家長帶孩子參加適合年齡的體育活動,如游泳、跑步、跳繩等,增強其魄力和抵抗力,同時也能提升孩子的精神狀態,更好地應對外部環境的挑戰。
兒童發燒時的一些主要症狀包括體溫升高、出汗或發冷、食慾不振、疲倦嗜睡及煩躁不安等。
中藥有多種清熱解毒的藥材,常見的如連翹、黃芩等。這些藥材能夠清熱解毒,有助於降低體溫。此外,針對寒邪引起的發燒,某些中藥如桂枝、麻黃等則具有發汗解表的效果,可以幫助孩子排汗,緩解發熱的狀態。
推拿可以通過刺激相關的經絡和穴位,調節兒童的腦部和免疫系統,從而促進發汗,幫助排除體內的毒素,達到退熱的效果。
如果兒童的體溫超過38.5°C,持續不退,尤其是發燒伴隨其他症狀(如咳嗽、噁心、嘔吐或腹痛),這可能需要專業的醫療介入。